按光伏系统应用方式分类
按照
Last updated
按照
Last updated
离网光伏发电系统不依赖电网而独立运行,一般应用于偏僻山区、无电区、海岛、通讯基站和路灯等。系统一般由光伏组件、控制器、逆变器、蓄、负载等构成。离网发电系统在有光照的情况下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通过太阳能控制逆变一体机给负载供电,同时给蓄电池充电;在无光照时,由蓄电池通过逆变器给交流负载供电。
针对无电网地区或经常停电地区,实用性很强。
并网光伏发电就是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市电电网要求的交流电之后直接接入公共电网。
系统由、并网、光伏电表、负载、双向电表、并网柜和电网组成,光伏组件由光照产生直流电经过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供给负载和送入电网。并网主要有两种上网模式,一个是“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另一个是“全额上网”。
这种发电系统的灵活性在于,在日照较强时,系统在给交流负载供电的同时将多余的电能送入电网;而当日照不足,即阵列不能为负载提供足够电能时,又可从电网索取电能为负载供电。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又称分散式发电或分布式供能,是指在用户现场或靠近用电现场配置较小的光伏发电供电系统,以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支持现存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或者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设备包括组件、光伏方阵支架、直流汇流箱、直流配电柜、并网逆变器、交流配电柜等设备,另外还有供电系统监控装置和环境监测装置。其运行模式是在有太阳辐射的条件下,光伏发电系统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将太阳能转换输出的电能,经过直流汇流箱集中送入直流配电柜,由并网逆变器逆变成交流电供给建筑自身负载,多余或不足的电力通过联接电网来调节。
一般系统主要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产生的电优先给负载,当负载用不完后,多余的电送入电网,当供给负载电量不够时,电网和光伏系统可以同时给负载供电。
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布式,是建在城市建筑物屋顶的发电项目。该类项目必须接入公共电网,与公共电网一起为附近的用户供电。
并离网光伏发电系统广泛应用于经常停电,或者光伏自发自用不能余电上网、自用电价比上网电价贵很多、波峰电价比波谷电价贵很多的场所。
系统由光伏组件、太阳能并离网一体机、蓄电池、负载等构成。光伏方阵在有光照的情况下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通过太阳能控制逆变一体机给负载供电,同时给蓄电池充电;在无光照时,由蓄电池给太阳能控制逆变一体机供电,再给交流负载供电。
该系统相比并网发电系统,增加了充放电控制器和蓄电池,在电网停电时,光伏系统还可以继续工作,逆变器可以切换成离网工作模式,给负载供电。
并并网储能光伏发电系统能够存储多余的发电量,提高自发自用的比例。系统由光伏组件、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并网逆变器、电流检测装置、负载等构成。当太阳能功率小于负载功率时,系统由太阳能和电网一起供电,当太阳能功率大于负载功率时
微电网是一种新型网结构,由分布式电源、负荷、储能系统和控制装置构成的配电网络。可将分散能源就地转换为电能,然后就近供给本地负载。微电网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孤立运行。
微电网是将多种类型的分布式电源有效组合在一起,实现多种能源互补,提高能源利用率。能够充分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实现对负荷多种能源形式的高可靠供给,是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过渡。